居里夫人说,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吕不韦云: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关汉卿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尊敬师长的故事为我们辑录了一些旨在表达尊师重道思想的小故事。
1、名人尊师重教的成语故事?1.尊师重教的典故和成语一、尊师重教的典故:1、程门立雪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程门立雪”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代中国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和诚心求学的精神。2、尊师重道终成大器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
2、名人尊师重教的小故事鲁迅探望老师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3、尊师重道的故事尊师重道毛泽东尊敬师长的故事刘邦敬老得贤臣尊师重道方面的常用成语尊师重道教育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认为教师对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历代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古代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故事许许多多,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等。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历程,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道授业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白起网络有限公司 » 尊师重教的典故和成语故事